腸病毒之防治與處理
一、 簡介
腸病毒係濾過性病毒的一種,可分為克沙奇A群、B群、小兒麻痺病毒、依科病毒等。常於夏季、秋初流行,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、糞便、飛沫等傳染途徑。其中腸病毒71型的感染可能導致病童急性心臟衰竭而有生命危險。
二、臨床症狀
腸病毒71型的臨床症狀病程可分為五期,家長必須熟知各期特點,尤其是前三期,以便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而小於3歲的小孩是高危險群,必須更加小心。
第一期:黏膜皮膚期(Mucocutaneous stage)此時病童出現手足口病或咽峽炎的症狀,包括發燒、喉嚨痛、食慾下降、流口水、口腔潰瘍、手、腳掌或屁股出現小水泡等。若出現上述任何一個症狀,請立即請小兒科醫師診斷是否已罹患腸病毒。在此時期,家長應讓小朋友在家絕對休息,避免刺激,給予退燒,適當的水份,專人照顧並觀察有無出現第二期症狀。
第二期:神經期(Neurologics stage)。此時病人出現腦炎、脊髓炎或腦壓高的症狀,包括肌抽搐(手腳不自主的抽動)、驚嚇反應、肢體無力(單肢或多肢)、步態不穩、吞嚥不協調、眼球運動異常(如鬥雞眼)、頭痛、厲害嘔吐等症狀。若出現上述任何症狀,應立即到醫院求診。
第三期:交感神經興奮期(Sympathetic stage)此時病人出現心跳快(安靜且不發燒時,心跳每分鐘大於140次,家長可將耳朵貼在小朋友的左胸前,計算一分鐘的心跳數)、血壓高(安靜時的收縮壓大於120毫米汞柱)、冒汗、蒼白(有的出現臉部局部潮紅)、四肢冰冷等症狀。若出現上述任何症狀,應立即住院。
第四期:心肺期(Cardiopulmonary stage)此時病人出現心臟衰竭,可能的症狀包括全身無力、呼吸急促(每分鐘大於40次)、呼吸困難、心跳快(每分鐘大於160次)、精神明顯不佳或不活潑、意識明顯改變等。
第五期:失償期(Decompensated stage)此時病人心臟衰竭持續惡化,出現明顯休克的症狀,包括意識喪失、全身軟癱、呼吸微弱、嘴唇或手腳趾發紫、口鼻冒泡或出血等,隨時有生命危險。
三、如何診斷與治療腸病毒
1. 腸病毒感染大多可由臨床診斷,但欲知是何種病毒則需經實驗室檢驗。
2. 症狀輕微者第一期,予以症狀治療即可。重症個案第二期以上,則需住院治療。
3. 家長必須觀察有無常病毒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:三大警訊
(1) 神經症狀:包括嗜睡、嘔吐、意識不清、躁動不安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、肌抽搐等。
(2) 呼吸症狀: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。
(3) 循環症狀:心跳加快、四肢冰冷、或手腳、嘴唇發紫等。
4. 有關免疫球蛋白之使用,其效果尚待評估,應由醫師審慎評估使用。
四、預防方法
1. 目前腸病毒中除小兒麻痺病毒外,沒有疫苗可預防。
2. 請盡量避免進出公共場所。
3. 家中如有病童,症狀輕微者,在家隔離,以免傳染給別人。
4. 加強個人衛生,勤洗手,定期清洗玩具。
5. 加強居家環境衛生與通風。
6. 均衡的飲食習慣,適度的運動以增強個人的抵抗力。
7. 如有學童罹病,應建議請家長予以請病假暫勿上課,以免傳染其他學童。
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病徵自我檢查表
親愛的家長:
大多數人在感染腸病毒後,約7至10天即能痊癒,但是有極少數的人感染腸病毒後,會出現嚴重併發症,如腦炎、腦膜炎、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…等。另外,根據研究資料顯示,若家中有第二個幼兒感染腸病毒時,要特別小心注意其病情的發展,因為第二個病患所接受的腸病毒之病毒量往往較高,其嚴重程度可能提高。
目前國內對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,因此,若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時,自症狀開始後7天內要特別注意觀察病童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(如下表所列者),並迅速送往大型醫院就醫,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,避免小孩病情惡化。
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病徵 |
有 |
無 |
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、手腳無力 除了一直想睡外,病童顯得意識模糊、眼神呆滯或疲倦無力,原來活潑的小孩會變得安静不想動,但發燒本身就會影響小孩活力,所以上述症狀的判斷應以體溫正常時的精神活力為準。 |
|
|
肌躍型抽搐(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) 通常是在睡眠中時出現被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,隨著病情變化嚴重時,在清醒時也會出現。另外,病童可能因肌躍型抽搐抽症狀而變得無法入眠。 |
|
|
持續嘔吐 嘔吐可為腦壓上升的症狀表現之一,嘔吐次數愈多愈欲要注意,尤其是伴隨嗜睡、活力下降,或只有嘔吐而無腹痛、腹瀉等腸胃炎症狀時,需要特別注意。 |
|
|
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 小孩安靜且體溫正常時,心跳每分鐘120次以上。 |
|
|
若您想知道更多腸病毒的資訊,可逕洽當地衛生局或至疾病管制局網站查詢(http://www.cdc.gov.tw/WebSite/主題網站/腸病毒專區.htm)